醉香 醉美 醉自然

新闻详情

今日立秋|暑气难消,管住嘴,迈开腿

浏览数:103 

温风至

蟋蟀居宇

鹰始鸷

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三个节气,更是干支历未月的结束以及申月的起始;“秋”就是指暑去凉来,意味着秋天的开始。


我国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:“一候凉风至;二候白露生;三候寒蝉鸣。”

凉风至: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,此时的风已不同于暑天中的热风。

白露降:大地上早晨会有雾气产生。

寒蝉鸣: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。

诗《立秋》:“一叶梧桐一报秋,稻花田里话丰收。虽非盛夏还伏虎,更有寒蝉唱不休。”(左河水)

炎炎夏日即将过去,秋天即将到来,今天正式立秋,在季节更替的时节,一定要多注意养生,保持身体健康。


一、养好脾胃

立秋之后,还有很长一段时间的高温天气,空气湿度也较大。俗话说的好,上午立秋凉飕飕,下午立秋热死牛。而今年立秋恰好在下午。所以高温还会持续一段时间。

由于夏季的高温使得人们往往有“苦夏”的煎熬,胃口和消化能力都因为高温下降许多,脾胃虚弱,立秋之后的饮食应该侧重清热、利湿、健脾,比如山药排骨汤、红豆陈皮汤、排骨莲藕汤。以此来促进湿热在体内排出,促进脾胃功能恢复。


二、防“空调病”

立秋之后,气温依旧较高,空调也照常吹,但是在立秋之后,早晚天气较凉,吹空调一不小心就会出现腹痛、伤风、眼酸背痛的情况。

因此在立秋之后,使用空调务必要讲究,比如早晚不开,开放时间不要太长,夜里睡觉不开,也可以只开除湿,同时,身体较为虚弱又不得不处在空调环境中的人,不妨多喝点姜茶。同时也要随身带一件外套避寒,早晚及时添加衣物,小心着凉。


三、食品、被褥需防霉变

立秋之后,随着降雨,相对湿度会逐渐增加,像面包、牛奶、鸡蛋、熟肉、被褥很容易发生霉变。容易霉变的食物最好在当天吃完,不要放太久。再加上秋凉的作用,这个季节经常发生腹泻、呕吐、肠炎等等,食物卫生,不可不防。

而被褥一定要多晒晒太阳,秋天湿气大,气温短时间内依然很高,被褥一旦霉变,极易导致皮肤过敏。


四、谨防秋燥

由于夏季酷热,身体的水分、微量元素、津液流失严重,在立秋之后,人体很容易出现秋燥,具体表现为口干舌燥、大便干结、皮肤干枯、鼻涩咽痛,因此,秋季应该注意防燥,在饮食上,要以润肺生津为基本原则,多吃小米粥、山药粥。


五、适度运动

立秋之后,季节的更替会导致内分泌紊乱,情绪容易低落,可以通过积极运动改善心情。再加上秋天天高气爽,又是“秋天养收”的时节,可以开展各项体育运动。在立秋之后,最适宜煅炼的时间是早上,早上气温适度,不冷不热,运动起来也使人精神爽快。

选个好天气,背上背包带上家人,一起来大香林桂花林荫下走走,累了就走进香林隐茶,坐下喝杯香林特色桂花绿茶,品味大自然的恬静。

六、贴秋膘

经过一夏天的消耗,人们体内的营养损耗严重,急需补充,所以民间有“贴秋膘”的说法。

根据中医“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”的原则,立秋时节为人体最适宜进补的时候,人们可以根据这一节气的特点,科学地摄取营养和调整饮食,以补充夏季的消耗,但不能“乱补”。

1、多吃干果,像核桃、芝麻、榛子、花生,不仅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,还有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,是秋季进补的佳品。

2、多喝粥,中医学认为,燥为秋之主气。各类干果、谷物煮的粥,不仅营养丰富,也非常易消化吸收。而且,多喝粥还能改善脾胃,提高人的消化能力,脾胃强壮之后,生病自然也就少了。

3、秋凉之后,再食肉进补!刚刚立秋的时候,脾胃还比较虚弱,这时候切忌大鱼大肉。一定要先调理脾胃,然后等到秋凉的时候,才可以多吃羊肉、牛肉。羊肉能暖中补虚,补中益气,最适合秋冬进补,而牛肉的氨基酸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,对于秋天调养、滋补脾胃都有很好的疗效。


AD0InNTtBBAEGAAg1LOfvgUoiZGWgAcwIjgi


 咨询电话:0575-81108812

    投诉电话:0575-84366626

    救援电话:0575-84310120

AD0InNTtBBAEGAAg2bOfvgUo2LnimwYwIjgi


    

邮箱:863227709@qq.com